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梦想改造家】iColor设计名家章明、张姿

来源:网络整理   2017-12-14 17:11:53

【梦想改造家】iColor设计名家章明、张姿·明日梦想之城

设计改造不仅可以改变以家庭为单位的一家一户,还可以拓展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可以改变一个社区、一条街道、一个村庄甚至一个城镇。但这种改变必须建立在对自身的文化背景充分理解、对自然与社会的现实状态充分关切的基础之上。

本期是《梦想改造家》和以往不一样的两个案例:“老杨家”关注的是农村日趋凋敝衰退的现实语境下,一个独处老农的生存状况。“慧剑社区影剧院”的改造关注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厂而建的小镇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大趋势下日益空心化的现实。

“老杨家”有限介入、因借生长

“老杨家”是传统的川式民居,原本是一个完整的围合院落,当年地震导致了一侧房屋的坍塌,于是形成了现在的L型结构。

1.jpg

向史而新,意味着既要保留每个场所的历史记忆,更要面向未来,打破禁锢,绘制出更宏大的蓝图。有限介入、因借生长,是“老杨家”的改造策略。

设计团队在民宿设计中利用不同标高的人工挖孔桩,承托起不同层次的平台,从而在平台上增加民宿的客房等附属建筑。

云雾缭绕是这片山区最平常的风景,也是这次改造的核心意向。因此,整体结构中最重要、最优美的就是一片造型飘逸的云顶。

2.jpg

新建部分的钢结构主体与斜靠,犹如植物一样,从半坡之上,逐渐向上生长。

3.jpg

新建筑和自然的接触降到最低,以一种树状的支撑,把建筑基地和一层层平台抬升起来,建筑跟土地的接触就变成点接触的形式,最大化的对原先的自然状态进行保护。

针对“老杨家”的老建筑,设计团队也在场地中寻找出已有的痕迹、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与创新,衍生出新的关系和可能性。民宿最后达到了新和老,传统和当下共同生长的状态。

建筑整体最终以散点的形式有限介入自然之中,新介入的元素不对原有的体系产生大的冲击与破坏,新老元素之间相互借助彼此的优势,互为因借呈现一种最佳的状态。

4.jpg

这次民宿的改造采取了非常特殊的策略,通过几个小颗粒的盒子单元的嵌入,来完成建筑的实用功能。

5.jpg

房中房的设计,对“老杨家”原本钻风漏雨的传统川式民居改造尤为重要,对于其他的民宿改造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慧剑社区影剧院”锚固游离、比对建构

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军工企业三线厂遍布中西部地区。位于什邡市郊区的四川石油钻采设备厂是当地最大的一座三线厂。家属区、子弟学校和职工俱乐部是当时三线厂的标配,这个像一个完整小社会的厂区,凝固着许多人的青春回忆。

随着企业去社会化改制,当年的配套设施早已被废弃,老职工们也纷纷离去,人去楼空之下,整个社区都呈现出一副日渐凋零的面貌。

6.jpg

影剧院本来是一个砖混结构,其承载力、抗震性都有欠缺。设计师利用结构分置植入的方法,把新老体系分开。最终,“慧剑社区影剧院”采取的改造策略是锚固游离、比对建构。

7.jpg

考虑到震后及老建筑的安全问题,设计师团队利用大型钢柱完成整体结构的“偷梁换柱”。

在影剧院结构中选取关键的支撑点,内外向下挖3米左右的挖孔桩,中间换上工字型钢桥,再竖上12根钢柱,最后用两条钢横架连接钢柱,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承重体系。

影剧院中心做了四个筒体,并围绕筒体四周做悬挑,针对不同层面设计师也做了不同标高层次,形成丰富的功能区分。

8.jpg

在社区中心的正面入口,按照设计师的要求,焊制了5个巨大的楔形钢桶,形成了一个充满力量感和视觉冲击力的空间。而这里也将作为慧剑社区以及曾经的钻采厂历史记忆的展示空间,帮助每个人更好的了解整个社区的历史。

9.jpg

舞台从最初的单向表演舞台变成了一个使用更加灵活的场所,既可做舞台,也能做小剧场表演的观看场地。当舞台向外打开时,还能服务社区广场的人们。

10.jpg

所谓比对与重构,是当人们进入到影剧院能够感受到它曾经的辉煌,带来记忆和情感的共鸣。因此,新植入的元素尽量和原有的体量、结构上保持距离,维持老体系的完整性。

新的元素既保持着对既有环境的尊重,有限度地介入现存空间之中,同时又以一种清晰可辨的方式避免和既有环境的附着与粘连,并和老的部分形成比对性的并置关系。

11.jpg12.jpg

从一个200多平方米的“老杨家”到4000多平方米的慧剑社区,反映了章明、张姿一直以来坚持的改造设计观——“向史而新”,建筑的目的既在于包含过去,又在于将这些过去转向未来。

设计师寄语

13.jpg

上iColor官网揭秘独家梦想改造家设计师资料和案例,并可相约他们做定制设计!

相关文章

TOP